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中国—东盟: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

2015-12-23 18:38:55   来源:人民网

 

研讨会现场。(人民网记者 李琰 摄影)

人民网北京12月23日电 (记者李琰)由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和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共同主办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研讨会21日在京召开。外交部副部长刘振民,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刘古昌,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许宁宁,缅甸驻华大使帝林翁,菲律宾驻华大使艾尔琳达?巴西里奥,中国国务院参事、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协会会长葛志荣等出席会议并发言。

此次研讨会设置三大议题:中国—东盟关系与丝绸之路建设;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与区域产能合作;民心相通与丝路建设中的社会人文交流。与会嘉宾围绕议题进行了热烈而充分的交流和探讨。

刘振民指出,中国—东盟正形成命运相系、利益相融、情感相依的局面。中国与东盟国家有条件、有能力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成为自由畅通的发展之路,互利共赢的共享之路,互学互鉴的合作之路,和谐共处的和平之路,民心相通的友谊之路。

刘振民指出,中国—东盟正形成命运相系、利益相融、情感相依的局面。中国与东盟国家有条件、有能力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成为自由畅通的发展之路,互利共赢的共享之路,互学互鉴的合作之路,和谐共处的和平之路,民心相通的友谊之路。

刘振民就深化中国—东盟合作提出五点建议:促进互联互通;提升经贸合作水平;做好发展战略对接;共同维护南海和平稳定;加强人文交流和生态环境保护合作。

当今世界,合作是获得发展的必然选择,合作需要积极创新和务实行动。刘古昌表示,我们要达到互利共赢的合作目的,就必须强化合作理念,扩大合作共识,提升合作水平,就需要共同应对我们遇到的新挑战。推动丝路建设是基金会重点研究项目。

丝路建设应与东盟共同体发展有机结合、互促互成。许宁宁从事中国与东南亚商务促进工作25年,曾被东盟10国驻华大使馆联合授予“中国—东盟首席商务专家”荣誉。他指出,距离12月31日东盟共同体宣布成立只剩10天时间,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不仅将有利于推动中国与东盟共同体的合作,而且将有利于东盟共同体壮大发展。

此次会议的召开践行了共商原则,主办方邀请到东盟有关国家共同商议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缅甸驻华大使帝林翁表示,在中缅两国领导人的多次会晤中,缅甸表达了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支持。自2011年起,缅甸制定了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推动市场开放,公布了新的外国投资法,鼓励外资进入,希望中国企业参与土瓦、迪洛瓦和皎漂三个经济特区的规划建设。

泰国驻华商务公使游慕贤则高度肯定已经签署的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议定书》,希望泰中两国就木薯、大米、水果、食品、橡胶以及其他农产品拓展合作。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是增进两国贸易畅通的关键,双方应确保相关标准得到执行。此外,泰国已经建立的10个经济特区都非常希望中国投资者参与其中。

老挝驻华公使衔参赞萨斯安?方哈本迪建议,中老两国本着互利互惠原则深化合作,两国有关金融机构、企业应进入角色。

此次研讨会体现了创新性与务实性相结合,提出了一些富有建设性意见和建议。经过一天的思想碰撞和交流,与会者就中国—东盟共同携手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达成六点共识:

一、合作是实现各国发展的必然选择,共建海上丝绸之路是密切合作的重大举措。面对当前世界经济增长缓慢的形势,我们需要探索全面深入合作新模式,打造地区互利合作的新格局。明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伙伴关系25周年,尽早把新的合作共识变为行动。

二、互联互通与产能合作是共建海上丝绸之路的两大重点。互联互通建设合作有利于改善东盟基础实施建设,产能合作有利于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升级。需要着力打造好升级版中国—东盟自贸区,夯实双方经贸合作的基础,以扩大双方贸易和投资。
   三、民心相通是丝绸之路建设的社会根基。双方应大力推进教育、文化、旅游、卫生、青年、媒体等领域务实合作,共同办好2016年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年的一系列活动。
 

四、实施《东盟2025:携手前行》愿景文件与“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有机结合,促进两者相辅相成。落实好《中国-东盟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第三份行动计划(2016-2020),引领双方关系未来发展。

五、抓好早期收获项目。发挥早期收获项目的示范效应,提高各有关方合作的积极性。中国与东盟成员国间应加快政策沟通、战略对接,找准新的合作切入点。应充分发挥今年11月成立的澜沧江—湄公河对话合作机制作用,促进次区域合作提升水平。

六、大家意识到在整个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困难和障碍,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关键是我们必须要有信心,照顾彼此间的利益需求,共同努力,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