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互联网巨头征战体育产业 互联网+体育成资本宠儿

2015-09-28 09:28:25   来源:人民网

    体育产业已成为企业大佬尤其是互联网企业最热爱的领域之一。近期,互联网巨头围绕英超独家版权展开了一场激烈争夺。最终,该版权花落乐视体育之手。

9月22日,乐视正式向外界宣布,乐视体育获得香港英超2016年-2019年3个赛季独家转播权益。这意味着还有11个月时间,香港英超将彻底告别“有线”,进入全球首个互联网公司主导的“无限英超”时代。

尽管乐视体育并未宣布获得英超版权的费用,但根据前3个赛季2亿美元的版权费用估计,乐视体育花费在3亿至4亿美元。

乐视意在国际化

对于普通的香港人来说,他们并不了解乐视这个来自内地的互联网新公司,对于乐视来说,要进入香港市场,英超显然是个再好不过的切入点

自1997年,香港开始转播英超赛事以来,香港英超转播版权一直由香港CABLE宽频公司与李泽楷电讯盈科旗下Now TV轮流坐庄。最近的3个赛季,版权归属于电讯盈科,合同金额约为2亿美元。

而在9月7日有消息爆料:香港英超直播版权易主。随后,刚成立的阿里体育就表示香港英超转播权是其首个目标。与此同时,奈飞公司(Netflix)和万达集团也在虎视眈眈。

最终出乎众人意料,乐视体育成为杀出重围的黑马。有香港媒体报道,乐视体育为这份三年的合同支付了高达4亿美元的版权费,这一数字是目前香港英超版权费用的一倍,甚至远远超过了乐视体育首轮融资获得的1.1亿美元。

乐视体育CEO雷振剑否认了这个数值。不过,他坦言:“英超版权价格越来越高是一个趋势,乐视能够拿下英超(香港)版权很大程度上的确是出于报价上的优势,但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乐视这么一家互联网公司其实有能力比传统电视,以更高的价格去争夺版权。”以此来推论,乐视拿下英超(香港)版权价格必然高过2亿美元。

为何乐视愿意以高价拿下转播权?

“乐视夺取未来3个赛季香港地区英超转播的独家权益是其进行国际化扩张的重要一步。”中投顾问文化行业研究员蔡灵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中国香港市场与国外市场联系紧密,乐视体育欲征服国际市场,先在香港市场试水非常必要。

而从乐视此前的表态来看,以高价拿下这项赛事的转播权其实早在计划之中。早在6月1日,乐视就曾在香港召开发布会,宣布未来3年计划在港投资60亿港元(约合7.75亿美元)发展互联网娱乐平台,预算的总投资额将包括内容版权采购、开拍自制剧、产品硬件成本、客户服务及热线中心营运、商城营运等。

对此,乐视官方也表示,乐视购买香港英超版权,进入香港市场是对趋势的判断以及时代的需要。乐视全球领先的、独特的“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生态模式代表了下一个时代的发展趋势。

“有钱人”的游戏

杀入体育产业的行业巨头们,除了王健林和马云外,乐视的贾跃亭、腾讯的马化腾等一批人也都将重金投向了体育产业,似乎注定这是有钱人的游戏

除了助推国际化之外,拿下这项转播权也是乐视深入体育产业的重要一环。事实上,“互联网+体育”已成为资本的宠儿。

2014年3月,乐视在原有的体育频道基础上成立了乐视体育公司。今年5月13日,乐视体育正式宣布完成首轮融资,以28亿元估值,融得资金8亿元,创下了中国体育产业首轮估值及融资额的双重纪录。

据了解,乐视体育这轮融资经历A和A+两个阶段,A 轮由万达投资领投,A+ 轮由云锋基金领投,阚治东旗下的东方汇富和王思聪旗下的普思投资等 7 家机构和个人跟投。众所周知,万达投资是王健林旗下的投资公司,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云峰基金归属阿里巴巴马云旗下。

乐视公司是首次获得马云的投资。在过去,乐视和阿里巴巴,更多是以竞争对手的形象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乐视盒子PK天猫魔盒、乐视手机PK马云投资的魅族和小米,乐视+北汽PK阿里+上汽,乐视商城PK天猫商城,乐视影业+花儿影视PK阿里影业+优酷土豆。

马云显然不满足于这么点投资,阿里巴巴集团随后在体育产业内的布局可谓是紧锣密鼓。5月27日,天猫国际宣布与德国拜仁慕尼黑达成战略合作。接着7月,皇家马德里海外旗舰店正式入驻天猫国际。而进入8月,阿里巴巴天猫魔盒独家发布NBA球星科比自传纪录片《科比的缪斯》,并合作开发科比相关衍生品。

9月9日,阿里巴巴宣布成立阿里体育集团,正式全面布局体育产业。9月10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副主席蔡崇信与美国Pac-12主席Larry Scott宣布,双方达成两年独家战略合作,涉及赛事直播、票务以及相关衍生产品。与美国Pac-12的战略合作也被外界视为阿里体育的全球化开局之作。

腾讯也不甘示弱。它以5年5亿美元的价格成功获得NBA中国区的网络独家直播权,1800万美元购得英超转播权,加之PPTV所拥有的西甲、英超、意甲、德甲与欧冠,腾讯体育开启了篮球、足球领域的“双城攻略”。

此外,苏宁云商旗下的PPTV,则在今年7月被分拆独立出专门的体育传媒事业部,即PPTV体育,在独立的研发、销售和节目制作、运营、商务采购职能,新增直播服务、赛事运营、广告销售、体育投资等服务。

“大佬们纷纷进军体育产业的目的主要是想攫取体育经济发展红利。”蔡灵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等利好政策的相继出台,意味着中国体育产业的市场化程度将逐步提高,其巨大市场潜力吸引互联网企业多个角度切入。

玩法各不相同

无论是拥有电商用户的阿里、京东,还是做零售的万达,亦或是扎根视频的乐视、PPTV,都是在借体育之名补全自己的用户结构和相关数据

不过,从互联网巨头布局体育的玩法来看,还是考虑并结合了自身的优势。

以阿里体育为例。虽然阿里在体育方面是门外汉,但它的平台、资本和数据优势是得天独厚的。从目前阿里淘宝票务开售门票、天猫魔盒直播赛事、天猫国际在线销售球队周边商品的战略不难看出,继续将电商平台应用到体育产业中成为目前阿里体育未来发展的大方向。

为此,阿里体育加快丰富平台内容,紧抓体育粉丝经济,成为欧美顶级球队在中国开展商业化运作的最佳合作伙伴。《国际金融报》记者获悉,继拜仁、皇马、美国Pac-12之后,包括巴萨、国际米兰等在内的欧洲豪门球队也在积极推进与阿里的全面合作事宜。

“目前阿里在上游的内容资源方面的实力还不是很强,所以从2014年下半年起就在丰富这一方面,像入股恒大、签约帕克十二联盟,拿到NCAA在华独家转播权以及入股乐视,都是为了占据产业链上游资源,未来这方面的努力还会加大,并提升自己团队的赛事运营水平和能力。”易观国际分析师江倩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

相比之下,乐视体育有着明确的生态布局策略,即业务涵盖全产业链,“赛事运营+内容平台+智能硬件+增值服务”四维一体。

江倩表示,目前乐视主要的投入在赛事资源的争夺,其次是加强智能硬件产品研发,增值服务是他们自己提出的概念,未来的表现还需要看具体的落地情况。

而有着强大社交基因的腾讯背靠微信、QQ的平台资源,坚持“体育+社交+支付+游戏”的模式,布局思路一目了然。腾讯除了获得NBA五年直播版权外,还获得授权运营NBA官网+30支球队官网和NBA官方惟一中文社区,及100大球星专属社区。

“腾讯花重金买了NBA的5年网络播放权,抓住核心资源,并结合自身社交产品优势形成互动体系。”江倩认为,一方面可增强用户黏性、激发活跃度;另一方面,可展开更多创新的增值服务,促进变现。

不过,蔡灵认为,这些互联网企业在体育市场的布局大同小异,基本上都是打内容、平台、终端、票务牌,而且当前各大互联网企业最重视的是赛事内容版权的争夺,这使得优质赛事版权价格一时之间出现飞涨。“当前全民体育的氛围尚未建立,巨头在此时纷纷高价争夺版权,可能会造成投入高、收入低的问题,相关企业不应过于追求版权数量”。

IT行业资深分析师唐欣则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互联网企业跨界做体育的风险之一在于自我造血能力是否够强。“互联网是要求用户在线的,而体育是要求用户动起来。当用户动起来之后,缺少用户界面的互联网能产生多少价值需要打一个问号”。

此外,唐欣认为,目前国内有影响力的职业赛事还很少,大量的内容需要从国外引进。这导致发展“互联网+体育”的时候,主导权实际上不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