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2014年中国百泉药交会将于4月8日隆重开幕

2014-06-18 10:12:08   来源:

  百泉药交会的历史

 
 
  神灵在中国是有着极其悠久的崇拜历史和极其广泛的崇拜者。位于河南北部的辉县人,世世代代都虔诚的信奉着他们心目中敬仰的神灵,当地的村民在百泉湖北岸的苏门山南麓建起了卫源庙,内塑河神“灵源公”像,并制定了每年三次祭祀的定例,随之也就形成了庙会。
  隋唐时期是我国佛学文化鼎盛时期,祭祀等各种庙会特别兴盛。百泉山清水秀,风光宜人,特别是地处要塞,“东接齐鲁,西控三晋”,加之太行山中盛产药材,遐迩闻名的怀药产地的怀庆府,又与之接壤毗邻,药材交易自然成了卫源庙会的主要内容。
  明洪武八年,即1375年,卫源庙会得到官方的支持,巨商大贾,纷至沓来,北药南调,南药北运,都经过此地,也就逐渐形成了以药材为主的商品流通市场、重要的药材集散地,会期由一天、十天逐渐延长到一月有余。
  清康熙五十七年,即1718年,由西安府和怀庆府的药商捐资,在苏门山东南麓建起了药王庙,奉祀药王三真人神农氏、长桑君、孙思邈,每年农历正月十一至十三日,都要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届时百泉村周围37个村庄都要耍狮子、玩龙灯、踩高跷、踏彩船,鼓乐齐鸣,热闹非凡,药商在“浴佛日”,即农历初八那天,照例要在百泉湖重点放“水鸭”;在会期结束之际,在湖畔放烟火,使得四月的百泉,“湖面五光十色,夜空火花斑斓,药商欢呼雀跃,药材堆积如山。”百泉药交会日渐昌盛,不仅与河北安国、江西樟树齐名,还成了全国三大药会之首,素有“春暖花开到百泉,不到百泉药不全”之誉。
  从百泉药交会形成到1937年,药交会一直发展良好,尤其是1932—1936年药交会达到鼎盛,每年的会期长达一月有余,每日上会者多达上万人。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药交会被迫停办,到新中国成立为止,时间长达12年。
  建国以后,中共辉县县委、辉县人民政府对百泉药交会十分重视,1950年春,药交会全面恢复。
  1950—1967年,百泉药交会形成特色专业分区。百泉东街为药货区,称“药货街”;南街为挂货(五金类)区;磨盘街为京货区(丝、绸、布、帛类等),亦称“洋货区”。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百泉药交会被视作“四旧”,于1968年完全停办,直至1980年才又复会,这一停又是12年。
  1980年春,辉县县委、县政府决定将停办几年之后的百泉药交会复会,规模较以前更加盛大,参会客商空前增多,中草药类更为齐全,交易额逐年攀升。
  1990年,建起了百余亩大的药都市场,可供两万余人同时交易。次年的交易盛况已是“举步遍全国,购得好药材”。
  1992年,参会客商达两万多人,来自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成交额高达15亿元。
  1992年12月29日,辉县市人民政府在香港成功举办了“中国百泉药交会国际新闻发布会”,诚邀五大洲药商前来百泉参会、办实业,产生了轰动效应。
  1993年2月20日,辉县市人民政府和新乡市人民政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联合召开了“河南百泉药交会暨经贸洽谈会”新闻发布会。主管中药市场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兼中药材公司总经理张洪魁在会上盛赞百泉药交会。是年,百泉药交会进入第二个鼎盛时期,与会人数达5万余人,成交额达24亿元。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和港、澳、台的药商以及东南亚各国及美、韩、日、加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都纷纷到会洽谈交易,盛况空前。
 
 
  下面具体从以下几点来看大会的盛况:
  大会市场:明清至民国时期的大会市场范围是:西至百泉湖,北至苏门山,东街为中心区域,南到马家桥。
  建国刚刚开始时期的大会市场,范围与格局大体上仍沿袭历史传统。但随着经济发展和交易方式的变化,大会市场也曾发生短期变动。1954年实行合同交易,现货买卖逐年下降,绝大部分交易方式成为现货与期货合同交易,交易场所不需要太大。因此,1955年——1956年,大会交易改在原百泉书院“北小山”(一自然小土丘)的一幢房子里进行,办理交易合同手续即可。1957年——1959年,交易场所迁至百泉湖西侧的百泉中学内。大会期间,学校放假,腾出房舍用于交易。1960年,交易场所又迁至苏门山南麓的一座废旧水泥厂内。
  1980年百泉药交会复会后,大会交易方式实行合同交易,看样定货。交易场所固定在百泉宾馆和城内共城宾馆,前者为主会场,后者为分会场。1982年,全国药界集资在共城宾馆内建起9976平方米的药贸大厦。1983年,百泉宾馆建起1000平方米的苏门山庄,作为大会交易厅。1989年,各地医药单位集资、市药委投资,在共城宾馆临街处建起一座药交大楼。
  从1985年开始,与会药商人数猛增,首次突破1万人次。而百泉宾馆和共城宾馆的有限场地,不能适应交易需求,制约了药交会的正常交易。露天交易市场也可能因阴雨影响使用。因此,1990年辉县市人民政府集中力量建起了一座占地6万多平方米、可容纳20000人同时交易的全国最大药材市场——百泉药都。1991年正式投入使用。自此,彻底结束了百泉药交会交易市场变换不定的历史,同时也迎来了百泉药交会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鼎盛时期。
  大会经济:建国前,由于政治局势的不稳定,军事战火纷争,对百泉药交会影响十分明显,营业额也比较低。建国后,随着社会局势的安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大会交易额虽然也有逐年增长,但也常常因种种原因,药交会成交额忽高忽低。1950年,大会成交额36万元;1953年达67万元;1959年达916万元,1960年至1963年,至国家经济陷入困境时期,大会交易额有所下降,分别为534万元、415万元、678万元。1964年经济状况好转,交易额成倍增长,高达1322万元。1980年再次复会后,国家经济进入全面整顿、改革、振兴时期,药材交易显出兴旺势头,当年成交额高达1.2亿元,是1967年交易额的4倍。1981年成交额为4.2亿元。在市场经济初步形成之后,百泉药交会发展更为迅猛。1988年,成交额为13.5亿元,是1980年的11倍多。1992年,成交额为15亿元,1993年,成交额高达24亿元,创历届药交会最高纪录。
 
 
  药交会对市场低糜时期的一些应对措施及实施后取得的成果
 
 
  1994年以后,国内医药企业生产严重存在着供过于求的现象,医药交易在低谷中徘徊不定,受此影响,药交会经济呈明显下滑之趋势,恰在此艰难时期,600多年的中国中药材集散地——百泉药都未取得中药材专业市场许可证,从而导致中国百泉药交会规模逐年萎缩,与会人数明显下降。1998年的成交额只有16.5亿元,与会人员由1993年的5万人下降到3万人。2000年之后,药交会继续呈下降趋势。目前,如何在新形势下办好百泉药交会,市政府和中国百泉药交会大会负责人、民营企业家郭新富接受本刊记者采访人时说:“想要振兴百泉药交会,我们的思路是:一是引导农民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提高农民收入。二是投资上千万元兴建中药饮片加工厂。投资1100万元,用于10万亩柴胡基地建设,建立药材种植、生产、加工、研发、销售产业链条。三是利用百泉药交会历史悠久的优势,对本省及邻近的山西、山东、湖北等地的药材资源进行整合,吸引外地企业来辉县发展,把百泉药交会办出品牌,办出特色。”
  2003年,郭新富向辉县市委、市政府请缨,接管百泉药交会。他认为百泉药交会与全国其他药交会相比,最大的优势是历史悠久,知名度高。郭新富认为,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知名度就是机遇,就是财富,只要顺应时代潮流,观念一变天地宽,百泉药交会就一定能柳暗花明。他随即投巨资,组建了百泉药贸有限公司,公司由百泉中药饮片有限公司、药都医药门市部、假日大酒店、华艺宾馆、华艺房产、华艺矿泉水有限公司、辉县市总建六公司等分支机构组成。他上北京、下郑州,终于使百泉药都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药饮片经营许可证。
  为了调动农民种植药材的积极性,郭新富高薪聘请外地的专家,深入农户,传授药材种植技术,并采取多种让利措施,吸引众多的药商到药都落户。这一鼓励措施,使得种药农民有了极大的积极性,一山区农民说:“以前种粮食,一亩地也收入不了多少钱,现在改中药材后,收入增加了许多。”
  郭新富说,硬件是基础。为了给前来参加百泉药交会的外地药商提供优越的外部环境,郭新富投巨资对百泉药交会的硬件进行全面升级改造:
  2004年投资2000余万元,建成万余平方米的休闲广场和具有现代气息的大门;投资100余万元,购置了200余套国际展位;投资50余万元,去掉药都原来的陈旧摊位,重新设立千余个新式棚式摊位;投资200余万元,建成2000平方米棚式仓库;投资50余万元,建设药都医院门市部;投资800余万元,对原药都宾馆全面改造,建成了集会议接待、旅游服务、休闲娱乐、商务交流于一体的“三星级”假日大酒店。
  2005年对药都内的会展中心进行标准化布置,安装了监控设备、公共信息图形等。使会展中心完全达到了国家展览功能的标准。中药饮片公司的硬件设施,完全按照国家药品经营企业GSP标准配置,软件服务实施统一的微机室管理,一次性通过省药检局GSP认证并取得GSP认证书。
  有耕耘就有收获,有付出就有回报。2007年的春天,仿佛来得格外早。4月8日,一年一度的百泉药交会,在欢快吉祥的锣鼓声中拉开了序幕。在药交会现场,我们看到了一种崭新的经营模式。
  2007年的百泉药交会上,百泉药都全面启动了商品流通网。该网络覆盖新乡、焦作、安阳、郑州、开封、商丘、洛阳等中原城市,辐射山西、陕西、河北、河南、湖北等周边省。
  在药交会召开的同时,新乡市药检局、卫生局邀请了中原地区近800家医院参会并进行各项采购工作。由200家医院院长参加的院长会议也同期召开。
  崭新的理念,崭新的思路,崭新的创意,崭新的举措,600多年历史的药交会,在迷惘困惑了十余年之后,勃发出了希望和生机。
  药交会今后的发展思路
  传承延续百泉药交会六百年的辉煌历史,复兴百泉药交会,打响“金字招牌”,重振药贸雄风,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如何使对百泉药交会今后能够又好又快的健康发展,新乡市、辉县市两级政府的领导及药交会的领导正在为提升办会档次等有关政策方面努力联合制定了“一二三四五”的发展思路。
  实施“一大战略”:围绕“以药交会为中心,前展后延”的发展战略,全力构建以百泉药交会为龙头,以太行绿色中药材基地为支撑,以百泉药都常年性药材市场为依托,带动中药材加工等相关产业共同发展的大药贸格局。
  瞄准“两个方向”:通过2至3年努力,一是将百泉药都建成集科工贸、产学研一体,研究、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中原地区最大的、最活跃的综合性现代化中药材交易中心、配送中心和电子商务中心,使其成为全国性中药材流通中心。二是将百泉药交会办成中药流通、信息服务、学术研讨、成果交流的综合性会议“赋予种植与加工、研究与开发、现货交易与期货交易、信息咨询与科技服务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功能,成为最具新吸引力的全国性药界盛会。
  打响“三大品牌”:以百泉药交会为平台,打响百泉“中国药都”品牌、药贸经济品牌和药贸文化品牌。
  突出“四大重点”:办好药交会,壮大药材基地,繁荣药贸市场,做强药业产业,形成药会、药地、药市、药业竞相发展的良好格局。
  抓好“五大措施”:
  一是以“药”为媒广引商机。加大招商力度,招大引强,广引博联,面向国外、全国百强医药企业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国外等招商引资,建立客户资源数据库,定期走访、联络沟通全国各类医药企业和客商,营造人气、财气和商机。同时,联合国内专业网络媒介,为参展企业发布招商信息,给企业提供更多的特色服务。
  二是以“文”为魂提升品牌。深入挖掘百泉药交会600年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文化活动,同全国权威主流媒体来能手宣传推介。拟邀请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走进辉县,进一步提高会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真正把药交会办成一个精彩迭出,好戏连台的盛会,为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服务。
  三是以“新”为先改革办会模式。创新办会模式,丰富办会内容,努力满足各方面需求,邀请国内医药界知名院士以及相关专家学者举办高峰论坛、学术讲座,打造加快我国医药产业发展的学术盛会和交流平台;举办招商发布会、项目推介会和新技术、新产品说明会等专业会议,使百泉药交会更好地对接和融入市场。同时,加大投入力度,完善软硬设施,提高服务水平,规划设立药品、保健品、消毒杀菌及卫生用品交易区,制药器械展销区,中药原药区,中药饮片交易区等多个功能分区,为客商提供更优的交易和交流环境。
  四是以“强”为基做大产业。辉县市药材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拥有一批先进医药企业和科研力量,百泉中药饮片有限公司通过国家GSP验收,与全国八百多家中药饮片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国内四家大型中药企业在辉县建立了药源基地,辉县市已成为太行山前最具活力的中药材集散地,利用这些优势,要以百泉药交会为平台,进一步拉长种、加、售的产业链条,做大做强药业产业,形成具有特色优势的强势企业和“拳头”产品。
  五是以“会”为桥拉长链条。要利用新乡市和辉县市特有的旅游资源优势,扩大百泉药交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将药交会与旅游经济、会展经济和经贸活动等有机结合起来,互为补充,相得益彰,比翼齐飞,拉长产业链条,实现环环增值增效,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长风破浪会有时,只挂云帆济沧海”。相信有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各地药商的大力支持,有各级领导和企业家的不懈努力,古老的百泉药交会,一定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搏风击浪,扬帆远航,她的前景一定会越来越宽广,越来越绚丽。